前陣子在臉書看到一個中國報的報導連結,說從2014年1月5日起,吉隆坡市政局將于每個月首個星期日,早上7時30分至9時30分推展“綠色無車早晨”,禁止車輛駛入吉隆坡金三角一帶8條要道。
“綠色無車早晨”計畫所涉及的路段全場約6公里,包括拉惹勞勿路、蘇丹依斯邁路、安邦路、比南利路、檳榔路、拉惹朱蘭路、燕美路及端姑阿都拉曼路。屆時,只有步行者、晨跑者、騎腳踏車者、使用滑板或滑輪鞋者,被允許在相關路段活動。
這個報導一出立刻得到兩極的回應,有人說應該施行,有人說頭殼壞去(福建話)。
我呢,舉雙手贊成。
我在吉隆坡生活了很多年,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雖然擁有十年以上的駕照,但我在吉隆坡絕對不開車。我使用的無謂是輕快鐵(LRT),火車(KTM),公共巴士和德士。所以我常說我有司機載,事實如此嘛。哈哈。
其中一個讓我在吉隆坡不開車的原因是因為之前長期待在台灣,已經習慣那裡到處都可以找到捷運站 (MRT)和公車站 (巴士站),再不然偏遠一點的就搭小黃 (德士)就可到達了。這樣的生活模式維持了很多年,逐漸養成了習慣。
當初回到馬來西亞來吉隆坡工作時還真完全不適應,即便是現在還是。
到處都塞車,導致吉隆坡人養成九點上班六點就要起床的習慣,因為要準備兩個小時的時間塞在路段上消耗燃料和生命。而且這裡人開車好像敢死隊那樣橫衝直撞,到處都是按喇叭的噪音,沒有片刻安寧。可以想像在這裡生活的人壓力是多大,感覺身邊的朋友沒有一個是開心的。若不是為了三餐溫飽,我想很多人不會待在吉隆坡工作和生活吧。
(source)
我想政府的這個“綠色無車早晨”計畫如果真正施行還是可以得到一些功效的,至少能舒緩擁擠的交通,局部解決問題。有人說這種政府計畫是三天打魚,兩天曬網。的確,如果有關當局的人只是嘴巴說而不身體力行,沒有說服力的話人們就不會跟從。如果政府官員出巡時不要有警車開路,我想他們才能真正理解到人民的痛苦。
這讓我想起前陣子鄭定賢所寫的評論《騎腳車的市長,坐S-Class的首長》。這裡不談政治,但他前半段真的寫的太好了,我就引述他所寫的:
"我欣賞現任倫敦市長約翰遜(Boris Johnson),以及前任市長李文斯頓(Ken Livingstone);前者是保守黨,後者是工黨,兩人從政理念不同,但是,能力和人格都是上乘。
當歐洲很多大都市發展停滯,甚至沒落,倫敦卻在兩人管理之下,過去10年活力十足,經濟蓬勃,都市更新,文化藝術領全球之風騷。
2012年那一次精緻、典雅、高效率的奧運會,更把倫敦推到地球之巔,不能不對約翰遜和李文斯頓叫好。
倫敦人不會忘記,Boris當時騎著腳踏車,在倫敦各奧運場地觀察巡視;每到一個體育館,脫下安全帽,就地開會,檢討建設情況。
直到今天,年近半百的Boris,還是在倫敦踩腳踏車上班和辦公;不久前還被拍到騎腳踏車闖紅燈,而向公眾道歉。
倫敦人也不會忘記,前任市長老Ken,當年為了整治倫敦交通,推動減少汽車入城運動,而從本身做起,不開車上班,改坐地鐵。
原本很多駕駛人反對限車政策,但是,看到老Ken自己身體力行,哪還有反對的理由;今天,倫敦的塞車情況也確實改善許多。
Ken和Boris管理800萬人口的大倫敦,成就卓越,貢獻很大;若是論功行賞,兩人何必踩腳踏車和坐地鐵,應該是坐勞斯萊斯,或是由直升機載送了。"
倫敦前市長Ken Livingstone坐地鐵去上班 (source)
現任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騎腳車上班
或許有人會說,在我們這種熱帶國家騎腳車是不可能的事,因為烈日至下汗流浹背,又常無預警的颳風下雨。那坐LRT總可以了吧?至少我是一個實踐者,把公共交通用得徹底的人。
另外一個例子,在這連結中 "NYC Streets Metamorphosis" 的影片可看到紐約市是如何把全世界最擁擠的時代廣場等地區從2005年開始的計畫中,把車子改道還空間與市民。在影片中可看到經過七年的努力,時代廣場已經變成一個大家都能享用的空間,也間接的刺激了當地的觀光和消費,一舉多得。
我沒有要求和期望多少,只是希望執政者能身體力行,同時人民能夠配合,嘗試去使用公共交通,把使用車輛的數目降到最低,以便有朝一日能達到每天都是"綠色無車日"。
大家加油!
另外一個例子,在這連結中 "NYC Streets Metamorphosis" 的影片可看到紐約市是如何把全世界最擁擠的時代廣場等地區從2005年開始的計畫中,把車子改道還空間與市民。在影片中可看到經過七年的努力,時代廣場已經變成一個大家都能享用的空間,也間接的刺激了當地的觀光和消費,一舉多得。
我沒有要求和期望多少,只是希望執政者能身體力行,同時人民能夠配合,嘗試去使用公共交通,把使用車輛的數目降到最低,以便有朝一日能達到每天都是"綠色無車日"。
大家加油!
參考資料: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